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眶隔紧缩修复在睑袋成形术中的意义.方法 对157例40岁以下的就诊者,采用3种术式:(1)单纯脂肪摘除;(2)脂肪摘除+眼轮匝肌悬吊;(3)眼轮匝肌悬吊+眶隔紧缩修复.分析术后6个月至5年的随访结果,观察手术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 86例采用术式(3)者术后效果最好,均无复发;71例采用术式(1)或(2)者睑袋下半部在短期内有不同程度复发.结论 40岁以下睑袋的成因是眼睑前壁薄弱松弛,睑袋出现术后复发者皆以前壁下半部为主,前壁下半部的加强又以眶隔紧缩修复为最有效,眼轮匝肌悬吊的作用是加强前壁上半部及防止并发症发生.术式(3)手术后近远期效果均优于术式(1)和(2).
推荐文章
眶隔紧缩修复在睑袋成形术中的意义
眶隔紧缩
睑袋成形术
睑袋手术
下睑成形术联合眶隔重置术修复眼袋合并沟槽畸形
下睑成形术
眶隔重置术
沟槽畸形
眼袋
眶隔后脂肪移位睑袋成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眶隔后脂肪移位睑袋成形术
围手术期
护理
改进下睑成形术在整复睑袋中的应用
睑袋
眶隔
外眦韧带
下睑成形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眶隔紧缩修复在睑袋成形术中的意义
来源期刊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睑袋 眶隔紧缩修复术
年,卷(期) 2010,(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5-87
页数 分类号 R77
字数 290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1-0290.2010.02.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洪帆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整形外科 10 54 6.0 7.0
2 黄岩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整形外科 7 33 4.0 5.0
3 修志夫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整形外科 7 30 3.0 5.0
4 刘歆 2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99)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睑袋
眶隔紧缩修复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双月刊
1671-0290
11-4657/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东河沿街69号
82-800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08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1689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