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川东T构造须家河组含气储层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进行了分析,采用地质与地球物理互馈结合的手段,通过合成记录正演、储层置换的方法进行了其地质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T构造须家河组含气储层主要表现为低频率、弱振幅(近空白)反射,其形成机制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含气层速度的降低导致振幅减弱,在薄层叠加效应的作用下,含气层下部出现弱振幅;二是含气层对高频的吸收作用,低频率导致砂泥岩互层无法分辨,表现为弱振幅.最终形成的低频率、弱振幅特征是这两种因素的综合响应,该特征在T构造高部位可以作为识别含气储层的标志.
推荐文章
川东北地区须家河组沉积相与储层特征
四川盆地
东北
晚三叠世
沉积岩相
孔隙结构
储集层特征
油气藏形成
川东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储层地震响应特征
四川盆地东部
早寒武世
龙王庙期
岩石物理实验
波动方程
地震相
天然气勘探潜力
有利勘探区
川南河包场构造须二段有效储层地震预测
四川盆地
晚三叠世
储集层
三维地震勘探
预测
河包场地区须家河组储层有利区带预测
四川盆地
河包场地区
晚三叠世
层序地层格架
沉积微相
储集层评价
有利区带
储集层
精细描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川东T构造须家河组储层地震响应及形成机制
来源期刊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川东 须家河组 含气储层 地球物理响应 形成机制
年,卷(期) 2010,(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2
页数 分类号 TE132.1
字数 271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63/j.issn.1674-5086.2010.06.00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
共引文献  (72)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9)
195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5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川东
须家河组
含气储层
地球物理响应
形成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4-5086
51-1718/TE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2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4237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