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分析了农田生态沟渠和自然沟渠水体中氨态氮、硝态氮、总氮、溶解性总磷和总磷浓度沿程变化以及生态沟渠对氮、磷的截留效应.设置盘培多花黑麦草的生态沟渠与自然沟渠相比,对水稻田面源污染物中的氨态氮、硝态氮、总氮和总磷都有着较强的降解能力.靠近水稻田排水口处的300 m生态沟渠内,各种污染物指标的降解幅度较大,而远离水稻田排水口处的300 m生态沟渠内,各种污染物指标的沿程降解变化相对较平缓.
推荐文章
沟渠湿地对农业面源污染物的净化作用研究
沟渠湿地
面污染
净化机理
沟渠沉积物对农田排水中氨氮的截留效应研究
沟渠沉积物
氨氮
吸附
硝化
截留
模拟生态沟渠中盘培牧草降解农业面源污染效应的研究
农业面源污染
模拟生态沟渠
多花黑麦草
降解效果
农业非点源污染物在排水沟渠中的迁移转化研究进展
农业非点源污染
排水沟渠
污染物迁移转化
生态功能
迁移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生态沟渠对农业面源污染物的截留效应研究
来源期刊 江西农业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生态沟渠 农业面源污染 多花黑麦草 降解 水稻田 灌溉
年,卷(期) 2010,(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124
页数 分类号 X52
字数 475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8581.2010.07.03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海生 106 234 6.0 11.0
2 王光华 8 79 4.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8)
共引文献  (268)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5)
同被引文献  (277)
二级引证文献  (224)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4(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7)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3(12)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29)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5(37)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6(2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7(34)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8(4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9)
2019(5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8)
2020(2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态沟渠
农业面源污染
多花黑麦草
降解
水稻田
灌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西农业学报
月刊
1001-8581
36-1124/S
大16开
南昌市莲塘江西农业科学院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342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5779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