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土壤可蚀性是影响坡面水蚀过程的内在因素,与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等理化性质密切相关.本研究利用田间人工模拟降雨观测资料,分析了侵蚀过程中流失土壤颗粒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次降雨过程中,流失土壤颗粒组成不断变化.随着降雨的进行,细砂含量逐步增加,而粉粒含量基本不变,黏粒含量逐渐减小;(2)雨强是影响流失土壤颗粒组成的重要因素.随雨强增加,细砂含量呈逐步增大的趋势,而粉粒与黏粒含量均逐步下降;(3)坡度对流失土壤颗粒组成影响比较复杂.随坡度增加,细砂含量先增大后减小,粉粒与黏粒含量先减小后增大;在20°坡度时,细砂含量最大,粉粒与黏粒含量最小.
推荐文章
平衡施肥及雨强对紫色土养分流失的影响
平衡施肥
雨强
土壤养分流失
农户习惯
华南典型紫色土水土流失区治理对策及其效益分析
水土流失
紫色土
治理对策
效益分析
五华县
紫色土可溶性有机碳的吸附-解吸特征
紫色土
可溶性有机碳(DOC)
吸附
解吸
活性铝
活性铁
紫色土小流域土壤及氮磷流失特征研究
紫色土
土壤流失
硝态氮
铵态氮
水溶性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紫色土流失土壤的颗粒特征及影响因素
来源期刊 水土保持通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紫色土 人工模拟降雨 泥沙 颗粒组成
年,卷(期) 2010,(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2-144
页数 3页 分类号 S157.1|S15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道杰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36 576 15.0 23.0
2 王玉宽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56 1051 19.0 31.0
3 傅斌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36 574 14.0 23.0
4 徐佩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1 346 10.0 18.0
5 彭怡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4 171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146)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紫色土
人工模拟降雨
泥沙
颗粒组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土保持通报
双月刊
1000-288X
61-1094/X
大16开
陕西省咸阳市杨凌区西农路26号
52-167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8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62300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