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单钠尿酸盐晶体在不同pH值环境中的形态变化,探讨尿液pH值对防止尿酸结石的形成和促进尿酸排出的意义.方法 采集痛风结节中的尿酸钠晶体,依次从弱酸至弱碱分别加入pH值为5.5、5.7、6.1、6.5、7.2、7.6、8.0的PBS缓冲液,在偏振光显微镜下,观察尿酸盐晶体在不同pH值环境下的形态变化.结果 尿酸盐晶体在pH值5.5~6.1的酸性条件下呈针状,有聚集现象;在pH 6.5~7.6时,晶体针状趋于变小,并分散于液体中;在pH值8.0的碱性条件下晶体变为颗粒状,甚至溶解.结论 尿液pH值弱酸并趋于碱性时,尿酸晶体变小;当pH值7.0时,既不破坏肾脏的生理环境,又可能对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病人阻止尿酸盐肾脏沉积和肾结石的形成,促进尿酸排出.
推荐文章
氮素形态和不同pH值对金脉单药花生长的影响
NO3--N
NH4+-N
NH4NO3
pH
金脉单药花
黄芩苷在不同pH值缓冲液中理化常数的测定
黄芩苷
平衡溶解度
表观油水分配系数
Ⅳ期压疮愈合过程中创面pH值变化的研究
Ⅳ期压疮
压疮愈合
创面pH值
PUSH评分
静脉营养液输注不同时段pH值的变化
全静脉营养
营养液
pH值
堵管
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单钠尿酸盐晶体在不同pH值环境中的形态变化与意义
来源期刊 泰山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痛风 尿酸 尿酸盐晶体
年,卷(期) 2010,(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7-199
页数 分类号 R593
字数 189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7115.2010.03.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苏厚恒 青岛市市立医院免疫风湿科 8 52 4.0 7.0
2 李光文 青岛市市立医院免疫风湿科 4 23 3.0 4.0
3 孙欣 43 118 5.0 8.0
4 崔佳佳 青岛市市立医院免疫风湿科 2 12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6)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痛风
尿酸
尿酸盐晶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泰山医学院学报
月刊
1004-7115
37-1199/R
大16开
山东省泰安市长城路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256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20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