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天然气工业       
摘要:
由于气体钻井循环系统的流体介质改变-由常规的液态变为气态,致使传统的录井方法无法适应,表现为:①粉尘状岩屑采集困难且样品质量很难满足要求;②因出口样气中粉尘掺混,易产生管路堵塞,影响气测分析结果的精度;③综合录井仪原有的密度、电导率等参数无法监测,切断了地层流体信息识别和井下工况异常的及时报警.针对这些难题,通过现场调研和探索,分别研制出"岩屑自动取样装置"、"气体净化装置"和"气体钻井实时监测系统",实现了气体钻井连续、自动录取岩屑,提高了钻井地质剖面的符合率;实现了样品气的连续、干燥、无尘获取,确保了气测分析精度的需要;在出口管线的适当位置加装湿度和硫化氢等集成传感器,实现了气体钻井出口参数的实时监测和工程、地质异常的预警,为安全钻井施工方案的制订提供了依据.该方法与技术经现场多口井应用与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获得了2项实用新型专利并申请了1项软件著作权登记.
推荐文章
四川地区气体钻井配套录井技术
四川地区
气体钻井
录井
影响
配套
技术
展望
欠平衡钻井的配套录井技术
欠平衡钻井
配套
录井
作业
技术
气测井
四川地区气体钻井配套录井技术
四川地区
气体钻井
录井
影响
配套
技术
展望
钻井液密度对气测录井影响分析
钻井液
气测录井
钻井液密度
深层天然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气体钻井的录井监测方法
来源期刊 天然气工业 学科
关键词 气体钻井 录井 自动化 取样 监测 实时 报警装置 方法
年,卷(期) 2010,(3)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勘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5
页数 分类号 P6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87/j.issn.1000-0976.2010.03.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庞江平 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 3 49 3.0 3.0
2 郑永 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 5 19 1.0 4.0
3 唐家琼 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 1 18 1.0 1.0
4 熊驰原 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 2 32 2.0 2.0
5 韩贵生 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 2 32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95)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52)
二级引证文献  (53)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8)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3(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6(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气体钻井
录井
自动化
取样
监测
实时
报警装置
方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然气工业
月刊
1000-0976
51-1179/TE
大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32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