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摘要:
DSP处理器通过采用VLIW结构获得了高性能,同时也增加了编译器为其生成汇编代码的难度.代码生成器作为编译器的代码生成部件,是VLIW结构能够发挥性能的关键.由此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可重定向编译框架的代码生成器.该代码生成器充分利用VLIW的体系结构特点,支持SIMD指令,支持谓词执行,能够生成高度指令级并行的汇编代码,显著提高应用程序的执行性能.
推荐文章
面向高性能计算的流VLIW编译技术研究
流处理器
VLIW
编译
指令合并
寄存器负载
面向具有VLIW结构DSP的汇编级翻译的方法
汇编级
翻译
超长指令字结构
控制流图
代码生成技术在MDA中的实现
代码生成器
XSLT
XML
XMI
XPath
棱型驱动框架
一种面向快速条件断点的代码优化与生成策略
条件断点
有序二叉决策图
代码优化
SuperV处理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面向VLIW结构的高性能代码生成技术
来源期刊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学科
关键词 VLIW 代码生成 指令级并行度 可重定向编译
年,卷(期) 2010,(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2
页数 4页 分类号 TP301.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侯朝焕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156 1085 18.0 25.0
2 王红梅 50 959 18.0 29.0
6 张铁军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52 240 9.0 12.0
7 王敏 186 1652 21.0 34.0
11 单睿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7 24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6)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VLIW
代码生成
指令级并行度
可重定向编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月刊
1000-7180
61-1123/TN
大16开
1972-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82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906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