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1944年Bigger观察到抗生素移除后细菌延迟生长的现象,之后始终未引起重视,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抗生素后效应(post antibiotic effect,E)这一概念才被正式提出[1].977年McDonald等[2]提出PAE是指细菌与浓度高于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抗生素短暂接触,清除药物后,细菌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
推荐文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β-内酰胺酶抑制剂
细菌感染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化脓隐秘杆菌分离株抗生素后效应研究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最低抑菌浓度
最低杀菌浓度
时间-杀菌曲线
PAE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研究的进展(Ⅰ)
β-内酰胺
头孢菌素
碳青霉烯
青霉烯
β-内酰胺酶抑制剂
β-内酰胺增强剂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及其抗生素后效应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最低抑菌浓度
抗菌谱
耐药性
抗生素后效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β-内酰胺类及其复合制剂抗生素后效应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抗生素后效应/β-内酰胺类 抗生素后效应/亚抑菌浓度 研究进展
年,卷(期) 2010,(3)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0-16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978.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霆 24 146 7.0 11.0
2 吴巧稚 2 7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0)
共引文献  (34)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抗生素后效应/β-内酰胺类
抗生素后效应/亚抑菌浓度
研究进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月刊
1005-0698
42-1333/R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兰陵路3号
38-187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83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87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