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研究野生蛇莓在治理石漠化中的作用,179个野生蛇莓群体引种至铜仁市的数据分析表明:野生蛇莓可在贵州喀斯特地区海拔100米到1800米的不同生境下生长,一般在有人经常活动的地方,其天然入侵性不强,成苗冬季引种成活率一般在70%以上;野生蛇莓叶片形状和颜色在春季和冬季有显著差异;三出复叶各小叶的叶长和叶宽的积除以对应叶片的半片叶锯齿数的数值和三出复叶各小叶的叶长除以对应叶片的半片叶主侧脉数的数值可作为识别野生蛇莓的依据;高湿度时,一种葡萄孢属的真菌感染是引起蛇莓引种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推荐文章
贵州喀斯特地区牧草引种试验评价
贵州
喀斯特地区
牧草
引种
贵州省喀斯特地区土地退化与生态重建研究进展
贵州
喀斯特地区
土地退化
生态重建
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监测和信息服务分析
喀斯特地区
生态环境监测
信息服务
贵州茂兰喀斯特地区隐纹花松鼠秋季食性分析
隐纹花松鼠
食性
高通量测序技术
荔波茂兰
喀斯特地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贵州喀斯特地区野生蛇莓引种研究
来源期刊 铜仁学院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喀斯特地区 野生蛇莓 群体 引种
年,卷(期) 2010,(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0-144
页数 分类号 S688
字数 352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9639.2010.06.04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健强 铜仁学院生物科学与化学系 37 68 5.0 5.0
2 冉辉 铜仁学院生物科学与化学系 43 136 7.0 8.0
3 李代琴 铜仁学院生物科学与化学系 1 3 1.0 1.0
4 周智 铜仁学院生物科学与化学系 1 3 1.0 1.0
5 代勇 铜仁学院生物科学与化学系 1 3 1.0 1.0
6 熊慧芳 铜仁学院生物科学与化学系 1 3 1.0 1.0
7 高振 铜仁学院生物科学与化学系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6)
共引文献  (61)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喀斯特地区
野生蛇莓
群体
引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铜仁学院学报
双月刊
1673-9639
52-1146/G4
大16开
贵州省铜仁市清水大道103号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80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562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