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典型碳酸盐岩裂缝型有水气藏为例,阐述了裂缝型气藏三维地质建模与数值模拟一体化气藏评价技术.首先应用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利用地质、测井等测试资料,进行地层格架、断层、裂缝及相模型的建立,为气藏数值模拟提供了初始静态地质模型;其次,通过数值模拟技术,利用生产动态测试资料,通过历史拟合调整完善数值模型;最后,对不同采气速度、增压开采工艺、排水采气工艺等开发措施进行指标预测评价,最终确定合理的开发调整方案.生产实践表明,应用气藏一体化评价技术能实现不同开发阶段的协同管理,为复杂气藏调整开发方案提供了依据.
推荐文章
裂缝性有水气藏开采技术浅析
四川气田
裂缝性油气藏
含水油气藏
开发方案
采收率
裂缝性有水气藏合理开发技术对策
有水气藏
裂缝
井网密度
合理产量
排水采气
一种裂缝型有水气藏物质平衡新模型
裂缝性油气藏
含水率
物质平衡方程
水侵
数学模型
裂缝—孔隙型有水气藏水侵动态变化规律及关键参数计算方法
裂缝—孔隙型
有水气藏
水侵动态
单位压降气采出程度
水气比
水体体积
四川盆地
中坝气田
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气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维地质建模与数值模拟技术在裂缝型有水气藏开发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天然气地球科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裂缝型气藏 离散裂缝网络模型 数值模拟 增压开采
年,卷(期) 2010,(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63-867
页数 分类号 TE31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鲁改欣 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 6 16 3.0 3.0
2 张岩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52 173 7.0 10.0
3 蒲虹桥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 16 20 2.0 3.0
4 王洪星 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7 29 4.0 5.0
5 郑智君 1 7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144)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24)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裂缝型气藏
离散裂缝网络模型
数值模拟
增压开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然气地球科学
月刊
1672-1926
62-1177/TE
大16开
兰州市天水中路8号
54-128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53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4550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