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既有中国传统的文化资源,又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性,就理论而言是马克思主义的理想社会在当今的客观要求,就现实而言是社会主义对市场机制的负面效应采取的制衡之举,就逻辑而言是市场机制演进与完善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条件.当前,发挥社会主义调控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举措.
推荐文章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提出的必然性
和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必然性
和谐社会研究现状及趋势
和谐社会
理论渊源
内涵
构建
述评
邓小平理论中的和谐社会思想探析
邓小平
和谐社会
思想
研究
如何科学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科学
构建
'以人为本'
和谐社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浅论和谐社会的理论渊源及其必然性
来源期刊 传承(学术理论版)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 必然性
年,卷(期) 2010,(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41
页数 分类号 D6
字数 391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9086-B.2010.06.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冰 渤海大学政法学院 5 13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
必然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传承(学术理论版)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85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678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