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分析两系杂交稻品种两优培九生长速率(CGR)的气候生态特性,对于优化规划种植区域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建立大田生长期(返青-成熟)相应于7个气象参数的CGR模型,并依据1980-2002年的气候资料,计算了109个地区(包括季节)的两优培九CGR,按7个水稻种植生态条件类型归纳,平均值变化在13.83~23.44 g/d·m2.华南地区早、晚稻CGR较低,长江中下游流域一季中稻较高,黄淮稻区、四川盆地稻区和云贵高原单季稻区的CGR高达18~22 g/d·m2.综合考虑生长季节的要求和CGR的优势,两优培九的最优化种植区域宜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和黄淮流域偏南地区.
推荐文章
两系法杂交稻两优培九育种的理论与实践
两优培九
两系法杂交稻
育种
株型
稻米品质
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在南宁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两系杂交稻
两优培九
生态适应性
两系超级杂交稻新组合培两优559的选育
两系超级杂交水稻
培两优559
选育
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晚稻不同播插期试验
两优培九
晚稻
播期插期
试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两系杂交稻品种两优培九作物生长率的气候模型及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作物生长率 气象 模型
年,卷(期) 201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67
页数 分类号 S511
字数 404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0864.2010.04.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吕川根 107 2014 25.0 39.0
2 邹江石 60 1399 22.0 35.0
3 姚克敏 32 308 10.0 16.0
4 胡凝 41 338 12.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2)
共引文献  (207)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3(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1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两系杂交稻
作物生长率
气象
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月刊
1008-0864
11-3900/S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82-245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98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45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