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1957年<诗刊>的"编者"采取"投其所好"、"放大描摹"和"谨小慎微"话语方式,建构应对国家意识形态、顺应国家权利主体和满足广大"读者"需求的文学文本--"编后记".<诗刊>"编后记"话语方式的时代特性,展现了1950年代政治--文化语境与文学话语讲述方式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在夹缝中生存的文学期刊"言说"的艰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夹缝生存中的艰难"言说"——1957:《诗刊》"编后记"话语方式微观透视
来源期刊 嘉应学院学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诗刊》 "编后记" 话语方式 分析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文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56
页数 6页 分类号 I206.7
字数 839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642X.2010.01.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巫洪亮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22 22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诗刊》
"编后记"
话语方式
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嘉应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6-642X
44-1602/Z
大16开
广东省梅州市梅子岗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09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8789
期刊文献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