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测量了不同RE添加量ZM5镁合金不同温度下的表面张力,建立了界面反应润湿模型;根据氧化膜破裂能量公式对熔体氧化膜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氧化膜的高温失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熔体中的RE可向熔体/氧化膜界面集聚,参与氧化反应并提高氧化膜的致密度,有助于形成具有保护作用的氧化膜;同时RE会增加界面反应层的厚度,降低熔体/氧化膜的界面张力,使氧化膜不易破裂,并通过改变固-液界面张力方向来提高氧化膜与金属液间的粘附性.
推荐文章
混合稀土阻燃ZM5镁合金的氧化膜结构分析
阻燃镁合金
混合稀土
氧化膜
热力学
ZM5镁合金TIG焊接接头组织与力学性能
镁合金
TIG焊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ZM5镁合金表面高能微弧火花沉积S331铝合金研究
高能微弧火花合金化
镁合金
显微结构
腐蚀
ZM5镁合金超音速微粒沉积Al-Si涂层的耐腐蚀性能
ZM5镁合金
超音速微粒沉积
Al-Si涂层
封孔处理
耐蚀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混合稀土对ZM5镁合金表(界)面张力及氧化膜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铸造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混合稀土 表面集聚 界面张力 粘附性
年,卷(期) 2010,(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05-1208
页数 分类号 TG146.2+2
字数 392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华基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79 735 15.0 22.0
2 刘华堂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4 19 3.0 4.0
3 杨志远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4 26 3.0 4.0
4 洪观镇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4 37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混合稀土
表面集聚
界面张力
粘附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铸造
月刊
1001-4977
21-1188/TG
大16开
沈阳市铁西区云峰南街17号
8-40
195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789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91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