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合成了6种十聚钨酸盐化合物,考察了它们在无溶剂、无卤素、无相转移催化剂条件下用30% H2O2氧化苯甲醇合成苯甲醛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该体系是一种高效的环境友好催化体系.6种十聚钨酸盐在反应过程中显示了较高的活性,其中以十聚钨酸十六烷基吡啶盐的催化活性最好,在温度90 ℃下,反应1.5 h,苯甲醛的收率和选择性分别达到93.5%和98%.时间、H2O2加入量、温度、催化剂加入量等条件对催化剂活性有明显的影响,适宜的反应条件为:n(苯甲醇)∶n(催化剂)∶n(H2O2)=10∶0.05∶11,反应温度为90 ℃,反应时间为1.5 h.
推荐文章
Co-VPO催化甲苯液相H2O2氧化制苯甲醛
甲苯
液相氧化
苯甲醛
铁改性HMS催化氧化苯甲醇合成苯甲醛
HMS
催化氧化
苯甲醇
苯甲醛
无溶剂法OMS-2催化氧化苯甲醇制苯甲醛的研究
氧化锰八面体分子筛
苯甲醇
选择性氧化
苯甲醛
Na2WO4·2H2O-H2O2催化氧化苯甲醛制备苯甲酸
钨酸钠
苯甲醛
苯甲酸
表面活性剂
硫酸氢钠
催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十聚钨酸盐选择性催化H2O2氧化苯甲醇合成苯甲醛
来源期刊 化学试剂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十聚钨酸盐 催化氧化 苯甲醇 苯甲醛
年,卷(期) 2010,(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09-1012
页数 分类号 TQ032.41
字数 262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8-3283.2010.11.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尹盛 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6 58 5.0 7.0
2 李华明 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49 245 9.0 12.0
3 朱文帅 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0 99 6.0 9.0
4 郭军祥 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3 19 3.0 3.0
5 姜雪 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十聚钨酸盐
催化氧化
苯甲醇
苯甲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试剂
月刊
0258-3283
11-2135/TQ
大16开
北京市东城区100006信箱-16分箱《化学试剂》编辑部
2-444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03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2136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