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提高铸坯凝同组织的均匀性,减轻宏观偏析,提出了振动激发金属液形核技术,其传热机理是为了促进形核,需要确保晶核发射器棒体表面温度控制在金属液的固、液相线之间,为此开展了传热计箅及模拟试验研究.通过试验可知,在气冷条件下,棒体表面因冷却强度不够而无法产生大量的细小晶粒;而在水冷条件下,棒体表面因与钢液间的过冷度太大而迅速结壳,达不到向钢液连续弹射晶粒的目的.通过气雾冷却条件下的传热研究,在气流量为65m3/h,水雾加湿量为3kg/h的气雾冷却条件下,与棒体表面接触的钢液能够获得26℃以上的过冷度,因此棒体表面迅速形成大量的晶核而且不会结壳,进而可使晶粒被连续不断地弹射至金属液中,成为凝固过程中等轴晶的形核核心,促进铸坯凝固组织的均匀化.
推荐文章
孔隙分布对分形泡沫金属基相变材料传热特性的影响
分形理论
泡沫金属
相变材料
孔隙结构
高温金属熔液在旋转多孔介质内的渗流传热过程
离心铸造
传热
渗流
多孔介质
分形多孔介质传热传质过程的格子Boltzmann模拟
多孔介质
随机分形
传热传质
格子Boltzmann
泡沫金属复合PCM微结构传热储热过程模拟
泡沫金属
复合材料
相变
微结构
传热储热
数值模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振动激发金属液形核过程的传热研究
来源期刊 钢铁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振动 凝固 冷却 形核 传热
年,卷(期) 2010,(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40
页数 分类号 TF77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心昆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69 513 13.0 19.0
2 张慧 75 435 11.0 17.0
3 陶红标 31 201 8.0 12.0
4 马忠伟 11 26 3.0 4.0
6 王超 3 1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振动
凝固
冷却
形核
传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钢铁
月刊
0449-749X
11-2118/TF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学院南路76号
2-236
195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44
总下载数(次)
1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