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将二唑引入联吡啶,合成了配体4,4′-二[2-(4-壬氧基苯基)-5-苯基-1,3,4-二唑基]-2,2′-二联吡啶(DPOD),经多步配位反应与RuCl3·3H2O反应制备相应的钌配合物Ru(DPOD)2(NCS)2,并通过红外光谱(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元素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对Hg2+、Zn2+、Pb2+、Co2+等金属离子的滴定实验表明,仅在Hg2+作用下,该配合物的MLCT态吸收由580 nm蓝移至566 nm,肉眼即可识别其溶液由墨蓝色变为粉红色.该配合物是一种较好的比色汞离子探针.
推荐文章
新型两亲性混配钌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对Hg2+的选择性"肉眼"识别
两亲性混配钌配合物
MLCT谱
Hg2+离子识别
"肉眼"识别
新型联吡啶二羧酸镝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
联吡啶羧酸配体
镝配合物
水热合成
晶体结构
热稳定性
荧光性质
一种新型多吡啶钌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太阳光谱响应特性
二茂铁衍生物
吡啶基噻唑
Ru
多吡啶配合物
合成
太阳光光谱响应特性
一种新型的肼基硫代酸苄酯希夫碱钌联吡啶配合物的合成
希夫碱
配合物
合成
电子吸收光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型钌多联吡啶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对Hg2+的选择性"肉眼"识别
来源期刊 化学与生物工程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钌多联吡啶配合物 合成 MLCT态吸收 汞离子识别
年,卷(期) 2010,(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45
页数 分类号 O614.243
字数 211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5425.2010.07.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襄宏 中南民族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18 44 4.0 6.0
2 张和平 中南民族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钌多联吡啶配合物
合成
MLCT态吸收
汞离子识别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与生物工程
月刊
1672-5425
42-1710/TQ
大16开
武汉市关山大道330号武汉工程大学研究设计院内
38-356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31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290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