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对醉鱼草与狭叶醉鱼草进行生药学研究,为鉴别、临床应用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资料.方法: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结果:发现醉鱼草根横切面木栓层较厚,韧皮部窄且连成环状,木质部宽广且中心偏斜.茎横切面皮层有纤维束断续排列成环.叶横切面中脉维管束上方有厚角组织,维管柱呈"V"形.粉末中可见大量星状毛.狭叶醉鱼草根横切面皮层中散有纤维束,且断续排列成环.茎横切面表皮有毛状突起的棱,可见腺毛和腺鳞,皮层有石细胞群断续排列成环.叶横切面栅栏组织2~3列,中脉维管束呈"V"形.粉末中可见大量星状毛.结论:以上特征可作为醉鱼草和狭叶醉鱼草的主要鉴别依据.
推荐文章
大叶醉鱼草的引种栽培
大叶醉鱼草
引种
繁殖
试验
大叶醉鱼草访花昆虫行为与活动规律
大叶醉鱼草
访花昆虫
行为
活动规律
醉鱼草三个品种的引种适应性初探
醉鱼草
3个品种
比较
干旱胁迫下镉处理对互叶醉鱼草幼苗生长、镉积累及光合生理的影响
干旱
镉胁迫
互叶醉鱼草幼苗
光合生理
镉积累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醉鱼草与狭叶醉鱼草的显微鉴别
来源期刊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醉鱼草 狭叶醉鱼草 生药学
年,卷(期) 2010,(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3
页数 分类号 R291.8
字数 189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6810.2010.09.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韦松基 71 195 6.0 11.0
2 戴忠华 16 9 2.0 3.0
3 韦威 26 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醉鱼草
狭叶醉鱼草
生药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月刊
1006-6810
15-1175/R
大16开
呼和浩特市健康路11号
16-94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715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218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