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2003-2005年定位观测资料的分析发现:(1)陕北多沙粗沙区乡村聚落特殊的下垫面容易产生地表径流,导致水的流失,而水蚀后的下垫面产流量更大(2003年全区平均径流系数为0.27,2004年为0.34),水蚀强度也更大(2003年全区平均侵蚀强度为1 698.7 t/km2,2004年为5 434.3 t/km2).2004年全区户间道路、户间空地、庭院的平均侵蚀强度分别达7 348 t/km2,6 873.2 t/km2,2 081.7 t/km2,除庭院属轻度级侵蚀外,其他均达强度级侵蚀,应加强研究和防治.(2)水蚀泥沙的粒度各年均以0. 01~0. 05 mm的粗粉沙为主,占到43%以上.泥沙粒度结构从区域来看,从南到北细粒成分愈来愈少,粗粒成分越来越多;从时间变化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粒径较小的泥沙(包括粒径<0.05 μm的胶粒、粘粒和粉沙)含量逐年减小,而粒径>0.05 μm的粗泥沙含量逐年增大.
推荐文章
陕北多沙粗沙区乡村聚落土壤侵蚀的典型流域调查与估算——以碾庄沟流域为例
陕北多沙粗沙区
碾庄沟流域
乡村聚落
土壤侵蚀
人居侵蚀模数
喀斯特山区乡村聚落水土流失监测指标
水土流失监测
美丽乡村
土壤侵蚀
生态文明
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土壤水蚀观测研究
水土保持
土壤水蚀
黄土丘陵区
乡村聚落
乡村聚落时空分布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以安徽黟县为例
乡村聚落
时空分布
驱动因素
核密度分析
景观格局指数
空间自相关分析
安徽黟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乡村聚落水蚀特征研究——以陕北3个典型乡村为例
来源期刊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乡村聚落 水蚀 多沙粗沙区 陕北
年,卷(期) 2010,(2) 所属期刊栏目 农业生态与环境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1-418
页数 分类号 S157|TV141
字数 560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286.2010.02.04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岳大鹏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75 555 13.0 21.0
2 董美云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3 1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39)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乡村聚落
水蚀
多沙粗沙区
陕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2286
36-1028/S
大16开
江西省南昌市志敏大道1101号
44-102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2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45526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