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秦岭造山带勉略缝合带是古特提斯洋盆向北俯冲形成的华北与华南最后拼接带.这个主缝合带俯冲-碰撞过程中以由北向南的一系列韧性逆冲推覆构造为特征,形成由前泥盆系、泥盆-石炭系和蛇绿混杂岩等不同构造岩片叠置的复杂构造带,碰撞时代从245Ma一直延续到230Ma左右.最近,作者对勉略缝合带内发育的韧性和脆性左行走滑剪切变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些顺造山带的左行韧性走滑剪切变形带的变形时代为223±2Ma,与碰撞后花岗岩所确定的碰撞后构造环境的起始时间(225Ma)一致,显示这些韧性走滑剪切变形带是勉略带陆内变形初期变形产物.亦即华北、扬子大陆碰撞之后很快就转入陆内变形阶段,并且是以顺造山带的侧向走滑位移为主要变形方式.勉略带内顺造山带的脆性左行走滑断层的发育,表明这种顺造山带的侧向位移过程从深部到地壳浅层是一致的.因此,大陆碰撞在直接碰撞之后很快转变为顺造山带的侧向走滑位移为主的陆内变形,这种位移可能表现为两个大陆碰撞后的相对走滑,或是碰撞带中强烈变形部分顺造山带的侧向挤出,从而消减了正向碰撞所造成的地壳缩短和增厚.
推荐文章
西秦岭南缘勉略构造带主要地质特征
西秦岭
勉略构造带
古缝合带
东古特提斯
秦岭造山带勉略缝合带构造变形与造山过程
勉略带
岩片
构造演化
造山过程
秦岭
变形
西秦岭南缘勉略带琵琶寺基性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基性火山岩
LA-ICP-MS
锆石U-Pb定年
琵琶寺
勉略构造带
秦岭勉略带康县-高川段现今结构与岩片性质
结构
岩片
勉略缝合带
秦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西秦岭勉略带陆内构造变形研究
来源期刊 岩石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秦岭造山带 勉略缝合带 陆内变形 左行走滑 40Ar-39Ar年代学
年,卷(期) 201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77-1288
页数 分类号 P542|P597.3
字数 1098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健民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71 2584 25.0 49.0
2 陈虹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17 216 8.0 14.0
3 武国利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5 114 5.0 5.0
4 高卫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6 110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37)
共引文献  (785)
参考文献  (4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6)
同被引文献  (287)
二级引证文献  (107)
194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5(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1996(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1)
1997(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1)
19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1999(4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8)
2000(43)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37)
2001(43)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38)
2002(2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3(2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4(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5(20)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6(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8(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10)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6(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7(23)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8(30)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9(3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20(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秦岭造山带
勉略缝合带
陆内变形
左行走滑
40Ar-39Ar年代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石学报
月刊
1000-0569
11-1922/P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8-3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8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495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