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讨论了磁源TEM中心回线装置全程视电阻率的计算问题.利用电偶极子的瞬变场叠加来计算磁源TEM中心回线装置的瞬变场,均匀半空间的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用电偶极子的瞬变场定义了磁源瞬变电磁法中心回线装置全程视电阻率,通过对二、三、四层电性断面的视电阻率的计算,并与TEM晚期视电阻率进行了对比,说明了该定义的优越性.实测磁源TEM资料的计算表明,用电偶极子的瞬变场定义的磁源瞬变电磁法中心回线装置全程视电阻率较好地反映了电性断面特征,其对浅层磁源TEM探测及资料解译具有使用价值.
推荐文章
计算矩形大定源回线瞬变电磁测深全区视电阻率
矩形大定源
瞬变电磁测深
全区视电阻率
二分法
大回线瞬变电磁法全区视电阻率的逆样条插值计算
瞬变电磁法
全区视电阻率
逆样条插值
磁性源瞬变电磁法视电阻率计算方法
瞬变电磁法
全区视电阻率
视电阻率计算方法
电性源瞬变电磁全区视电阻率定义
电性源瞬变电磁法
全区视电阻率
多分量
磁场强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磁源瞬变电磁法中心回线装置全程视电阻率定义及计算
来源期刊 物探与化探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磁源瞬变电磁法 中心回线装置 晚期视电阻率 电偶极子 全程视电阻率
年,卷(期) 2010,(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6-690
页数 分类号 P631
字数 383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孟小红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45 505 14.0 21.0
2 张斌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11 49 4.0 7.0
3 冯兵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23 262 10.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113)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53)
二级引证文献  (24)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磁源瞬变电磁法
中心回线装置
晚期视电阻率
电偶极子
全程视电阻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探与化探
双月刊
1000-8918
11-1906/P
大16开
北京学院路29号遥感中心
2-334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32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91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