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洄游性刀鲚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渔业资源,20世纪70年代以来,其资源量严重下降.研究以耳石为年龄鉴定材料,对长江口刀鲚渔获物的年龄结构和生长进行研究,主要目的在于确证刀鲚耳石上年轮,分析刀鲚渔获物的年龄结构和生长特征,评价刀鲚资源状况.2006年4月至2007年8月在长江口逐月采样,共采集了576尾洞游性刀鲚.对矢耳石横截面分析发现,从耳石核出发,腹侧生长轴具有周期性的直-弯生长模式,直线生长发生在4到12月,弯曲生长在10月到第二年的6月;边缘轮纹增长率分析也表明,这种直-弯生长模式具有年周期性,可以用来鉴定年龄.弯曲生长向下一个直线生长的转换发生在4月至6月间,将此转换定义为年轮标志.年龄分析表明,长江口刀鲚渔获物包括0龄至4龄共五个年龄组,以1龄和2龄个体为主,雌雄个体年龄组成相似,生长趋势也比较接近,拟合的von Bertalanffy 生长方程为SL=327.69[1-e-0.21(t+0.28)](n=576,r2=0.71,P<0.05),标准体长和体重的关系为:BW=0.54×10-6SL3.36(n=576,r2=0.95,P<0.05).与20世纪70年代渔获物调查结果相比,现在长江口刀鲚种群明显低龄化和小型化,表明刀鲚资源已严重过度利用.降低刀鲚的捕捞强度是刀鲚资源保护和恢复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