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上海医学       
摘要:
目的 评价全凭七氟烷吸入和七氟烷复合不同剂量丙泊酚麻醉诱导进行小儿无肌松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0例行择期手术的患儿,年龄1~10岁,平均年龄为(4.2±1.2)岁,体重9~30 kg,平均体重为(12.9±3.1)kg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Ⅰ~Ⅱ级.将患儿随机均分为全凭七氟烷吸入诱导组(A组)、七氟烷复合2 mg/kg丙泊酚组(B组)和七氟烷复合3 mg/kg丙泊酚组(C组).患儿入手术室后,调节挥发罐刻度至6%,氧流量为5 L/min,预充呼吸环路30 s后,予面罩吸入七氟烷.待睫毛反射消失,下颌松弛后,A组继续予七氟烷吸入诱导100 s后行气管插管;B、C两组先分别静脉注射丙泊酚2、3 mg/kg,再继续予七氟烷吸入100 s后行气管插管.记录麻醉诱导前、插管前即刻及插管后1、3、5 min时患儿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以及插管时的反应.结果 所有患儿均一次性顺利完成插管,仅A组有4例患儿发生呛咳及有体动反应.A组气管插管条件满意率为45%(9/20),显著低于B组的70%(14/20)和C组的80%(16/20,P值均<0.05).C组气管插管前即刻的MAP为(75±10)mmHg(1 mmHg=0.133 kPa),显著低于同组诱导前的(92±11)mmHg(P<0.05).A组插管后1 min的MAP为(104±16)mmHg、HR为(126±14)次/min,显著高于同组诱导前的(89±9)mmHg、(106±10)次/min及同组插管前即刻的(80±10)mmHg和(100±14)次/min(P值均<0.05).结论 七氟烷复合不同剂量(2~3 mg/kg)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的过程平稳,可抑制插管反应,为气管插管提供较好的条件.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全凭七氟烷吸入及七氟烷复合丙泊酚麻醉诱导用于小儿无肌松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
来源期刊 上海医学 学科
关键词 七氟烷 丙泊酚 吸入麻醉 气管插管
年,卷(期) 2010,(4)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2-334
页数 分类号 R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智勇 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麻醉科 33 174 8.0 11.0
2 吴星 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麻醉科 6 36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83)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52)
二级引证文献  (4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七氟烷
丙泊酚
吸入麻醉
气管插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医学
月刊
0253-9934
31-1366/R
16开
上海市静安区北京西路1623号
1978-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697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86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