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比较当归不同提取部位的补血作用.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成6组,即空白组、模型组、80 %乙醇提取物组、80 %乙醇提取物加当归多糖组、水提取物组、益血生胶囊组,通过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和皮下注射盐酸苯肼建立小鼠血虚模型.各组分别灌胃治疗,于给药后的第15 d和第30 d测定RBC值和HGB值.结果 3个当归不同提取部位及益血生胶囊均能显著升高血虚小鼠的RBC值和HGB值(P<0.05),各给药组RBC值和HGB值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3组不同提取工艺下的当归不同提取部位的补血作用在药效学上是等效的.
推荐文章
当归补血汤及当归黄芪提取部位组合物对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
当归补血汤
提取部位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RAW264.7细胞
当归芍药散抗痛经作用的药效学研究
当归芍药散
痛经
药效学
18种单味中药提取物抗惊厥作用的药效学比较研究
中药提取物
抗惊厥作用
最大电休克惊厥
小鼠
红丝线不同部位提取物的药效学比较研究
红丝线
不同部位
水提物
化痰止咳
比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当归不同提取部位补血作用的药效学比较
来源期刊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当归提取物 补血作用 药效学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85.5
字数 210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8450.2010.01.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包海勇 3 27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
共引文献  (118)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6)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当归提取物
补血作用
药效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3-8450
62-1214R
大16开
兰州市定西东路35号
54-70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48
总下载数(次)
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