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我国不同类型疟疾病例诊断和报告中存在的问题,为制订我国疟疾控制和消除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疟疾病例为基础,描述和分析我国2005-2008年报告的不同类型疟疾病例的构成,以及不同类型疟疾病例和不同单位报告病例的诊断方式、病例的发病-诊断时间等情况.结果 2005-2008年我国报告病例数总体呈下降趋势,降幅为71.77%,未分型疟疾仍占有一定比例;恶性疟和间日疟均以实验室诊断为主,实验室诊断构成比分别为91.44%和71.14%,28.22%的间日疟为临床诊断病例;22.45%未分型疟疾为实验室诊断病例;在各类型病例报告单位中,恶性疟、间日疟来自乡镇医院报告的病例分别占37.54%和71.79%,其中恶性疟报告病例33.41%来自于综合医院;恶性疟、间日疟和未分型疟疾的发病-诊断时间分别为72、96和72 h.结论 尽管我国疟疾病例诊断方式以实验室诊断为主,但存在诊断条件缺乏、诊断能力不足的情况,应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单位的疟疾实验室诊断能力,实现我国疟疾消除的目标.
推荐文章
北京市三甲医院2005-2008年药物利用分析
医院
药用制剂
药物利用
2016~2019年铜陵地区输入性疟疾病例分析
疟疾,输入性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血小板计数
2005-2008年《数字图书馆论坛》统计分析报告
数字图书馆论坛
载文
作者
引文
统计分析
2005-2008年胜利油田肺结核疫情报告特征分析
结核,肺/预防和控制
发病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005-2008年我国疟疾病例诊断和报告情况分析
来源期刊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疟疾 诊断 发病-诊断时间
年,卷(期) 2010,(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7-509
页数 分类号 R53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倩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控制与应急处理办公室 143 1307 20.0 27.0
2 李华忠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控制与应急处理办公室 33 351 10.0 18.0
3 郑灿军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控制与应急处理办公室 20 268 9.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144)
二级引证文献  (167)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4(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5(2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6(33)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7(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4)
2018(1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9(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20(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疟疾
诊断
发病-诊断时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月刊
1674-3679
34-1304/R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梅山路81号安徽医科大学109信箱
26-155
199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417
总下载数(次)
23
总被引数(次)
532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