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IFNβ联合利巴韦林(RBV)治疗对肝癌细胞株Huh7的微RNA122表达的影响.方法 Huh7细胞分别经过单用不同剂量RBV处理3 d、单用不同剂量IFNβ处理4 h,以及IFNβ联合RBV处理后,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其生长曲线,RT-PCR法检测IFN诱导基因54(ISG54)的表达,然后分别以小核核糖核酸6(U6)和单位细胞数为内参照,茎环结构实时PCR检测微RNA122表达变化.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结果 MTT结果显示,RBV能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Huh7细胞增殖,而IFNβ仅能轻微地且不能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Huh7细胞增殖.RT-PCR结果显示,IFNβ能以剂量依赖方式诱导Huh7细胞ISG54 mRNA表达,而RBV单用和联合IFNβ均不能以剂量依赖方式诱导ISG54 mRNA表达.以U6为内参照,在RBV终浓度为3.125 mg/L时,联合lFN8 100 U/mL和1000 U/mL,微RNA122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70±0.082和0.720±0.045,与单用IFNβ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4.623,q=5.112;均P<0.05).提示存在协同效果,而在RBV终浓度为6.25 mg/L和12.5 mg/L时无协同效果.以细胞数为内参照,RBV单用和联合IFNβ均能下调细胞微RNA122表达,以RBV终浓度为3.125 mg/L明显,联合IFNβ 10 U/mL、100 U/mL和1000 U/mL时,微RNA122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80±0.055、0.560±0.084和0.610±0.030,与单用IFNβ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21,P<0.05),亦提示存在协同效果.结论 RBV在终浓度为3.125 mg/L时,能协同IFNβ下调Huh7细胞微RNA122表达,这可能为临床上RBV提高IFN抗HCV疗效的一个新的分子机制.
推荐文章
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致不良反应的护理
慢性丙型肝炎
干扰素
利巴韦林
不良反应
护理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疗效的观察
慢性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利巴韦林
炎琥宁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与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比较
手足口病
重组人干扰素α1b
炎琥宁
利巴韦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Huh7细胞微RNA122表达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华传染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微RNAs 利巴韦林 干扰索β 药物协同作用 基因表达 癌,肝细胞
年,卷(期) 2010,(3)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9-133
页数 5页 分类号 R9
字数 35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0-6680.2010.03.00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RNAs
利巴韦林
干扰索β
药物协同作用
基因表达
癌,肝细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传染病杂志
月刊
1000-6680
31-1365/R
16开
上海市北京西路1623号
4-352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47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38263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