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种业       
摘要:
为了研究微波辐射对水稻种子的诱变效应,以输出功率为850W的微波炉为辐射源,以浸种3d的不育系A225和保持系TB为试验材料,分别进行0s(CK)、108 2次、15s 2次、20s1次的微波辐射处理,然后测定各处理稻种的发芽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淀粉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丙二醛含量.结果表明,微波处理使稻种的这些生理生化指标都发生了变化,其中表现一致的是发芽势减弱、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减少、淀粉酶活性下降、过氧化物酶活性下降;丙二醛含量则有升有降,且变化不大.在不同的剂量处理中,以15s 2次处理的抑制效应最大,10s 2次和20s 1次的效应基本相似.
推荐文章
微波辐射对水稻种子萌芽的影响
微波辐射
水稻
种子
萌芽
磷化氢对水稻种子萌发过程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水稻
磷化氢
种子萌发
生理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波辐射对水稻种子发芽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种业 学科
关键词 水稻种子 微渡 发芽势 生理生化特性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48
页数 3页 分类号 S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895X.2010.01.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韦善富 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4 105 6.0 9.0
2 周祖富 广西大学农学院 6 73 6.0 6.0
3 黎兆安 广西大学农学院 9 78 6.0 8.0
4 石瑜敏 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15 78 5.0 8.0
5 宋智萍 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12 65 4.0 8.0
6 欧阳静 广西大学农学院 1 23 1.0 1.0
7 刘百龙 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8 40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130)
二级引证文献  (74)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1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2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6(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8(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稻种子
微渡
发芽势
生理生化特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种业
月刊
1671-895X
11-4413/S
大16开
1982-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67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31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