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采用野外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小兴安岭典型阔叶林沼泽生长季节土壤CO2、CH4和N2O排放季节变化规律、源/汇功能及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①苔草沼泽、毛赤杨沼泽和白桦沼泽生长季节土壤CO2、CH4、N2O排放分别集中在夏季、夏秋季、春夏季,平均排放通量依次为487.89、382.27、514.63 mg·m-2·h-1,1.88、1.03、0.04 mg·m-2·h-1,3.70、58.61、11.73μg·m-2·h-1.②三者生长季节土壤CO2排放通量与气温和0-20 cm土壤温度均呈显著正相关;苔草沼泽CH4排放通量与30-40 cm土壤温度呈显著正相关,毛赤杨沼泽CH4排放通量与地表温度呈显著负相关;白桦沼泽N2O排放通量与地表温度呈显著正相关.苔草沼泽N2O排放与水位呈显著负相关;毛赤杨沼泽CH4排放与水位呈显著正相关;白桦沼泽CO2排放与水位呈显著负相关.③三者生长季节土壤均为CO2、CH4、N2O排放源(17.56、13.76、18.53 t·hm-2;67.54、37.05、1.30 kg·hm-2;0.13、2.11、0.42kg·hm-2),三者CO2排放量相近(5.5%-21.6%);苔草沼泽为CH4的强排放源,毛赤杨沼泽为中排放源,白桦沼泽为弱排放源;毛赤杨沼泽为N2O的强排放源,白桦沼泽为中排放源,苔草沼泽为弱排放源.
推荐文章
小兴安岭落叶松沼泽林土壤CO2,N2O和CH4的排放规律
落叶松沼泽林
温室气体排放
季节变化规律
小兴安岭
小兴安岭典型苔草和灌木沼泽N2O排放及影响因子
N2O排放
苔草沼泽
灌木沼泽
水位
温度
博斯腾湖人工和天然芦苇湿地土壤CO2、CH4和N2O排放通量
芦苇湿地
土壤
温室气体
全球增温潜势
博斯腾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兴安岭阔叶林沼泽土壤CO2、CH4和N2O排放规律及其影响因子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小兴安岭 阔叶林沼泽 CO2、CH4和N2O 季节变化规律
年,卷(期) 2010,(1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98-4608
页数 分类号 S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牟长城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90 1425 23.0 32.0
2 孙晓新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18 337 10.0 18.0
3 石兰英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6 193 6.0 6.0
4 吴云霞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10 269 9.0 10.0
5 刘霞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7 153 6.0 7.0
6 程伟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6 159 6.0 6.0
7 冯登军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6 153 6.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4)
共引文献  (317)
参考文献  (4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6)
同被引文献  (157)
二级引证文献  (180)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199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6(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1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8(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9(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0(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1(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1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3(2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4(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8)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1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4(1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5(2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6(4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1)
2017(4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6)
2018(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9(2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20(1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兴安岭
阔叶林沼泽
CO2、CH4和N2O
季节变化规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