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小鼠后肢缺血再灌注对背根神经节(DRG)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暂时阻断小鼠髂总动脉起始处血流的实验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缺血6 h再灌注组(B组)和缺血8 h再灌注组(C组),观察不同缺血时间再灌注后DRG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电镜下可见A组为正常细胞结构;B组细胞有局灶性核溶解发生,粗面内质网池扩张但其扩张程度远远低于C组.卫星细胞核孔消失,微血管内皮细胞暗细胞变.C组细胞核仁呈轻度溶解,线粒体变暗,卫星细胞明显增生,可见凋亡小体被卫星细胞吞人,微血管内皮呈暗细胞变,腔内可见崩解小球的空泡.腔隙间隔极度增宽.其间可见坏死细胞.结论:小鼠后肢缺血再灌注可引起DRG超微结构的损伤.
推荐文章
缺血预处理对小鼠后肢缺血再灌注条件下背根神经节超微结构的影响
背根神经节
缺血再灌注
缺血预处理
超微结构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超微结构的改变
再灌注损伤
血脑屏障
显微镜检查,电子,透射
小鼠背根神经节神经细胞的原代培养新方法
小鼠
背根神经节
神经细胞
原代培养
背根神经节解剖及其成像研究进展
背根神经节
神经病理性疼痛
解剖
成像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鼠后肢缺血再灌注后背根神经节超微结构的改变
来源期刊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背根神经节 缺血再灌注 超微结构 小鼠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39,4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22.8
字数 298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8147.2010.01.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云生 天津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67 496 12.0 18.0
2 王启明 天津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21 97 7.0 9.0
3 何璐 天津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11 28 3.0 5.0
4 赵刚 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中心 23 223 9.0 14.0
5 杨慧 天津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14 55 5.0 6.0
6 智健生 天津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背根神经节
缺血再灌注
超微结构
小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6-8147
12-1259/R
16开
天津市和平区气象台路22号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8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73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