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对莱芜接触交代铁矿地质特征研究中发现以往地质报告在矿体连接上存在混乱,使矿体形态失真.为便于今后矿体对比和成矿规律的认识,提出了矿体形态分类原则,并以三分法对矿体形态进行分类.指出矿体产状变化是矿体膨胀收缩、分支复合和尖灭再现的结果.根据矿体形态分类指出了找矿方向.不同的矿体形态反映不同的控矿构造,反映不同的矿体规模,反映不同的成矿岩体形态产状.单斜缓倾矿体的成矿岩体是岩床,控矿较小;陡倾矿体和背向斜矿体的成矿岩体是岩盖,控矿较大.
推荐文章
山东莱芜接触交代-热液铁矿多因素成矿及特征
接触交代-热液铁矿
地质环境
多因素成矿
山东莱芜
浅析莱芜接触交代-热液铁矿的双交代渗滤作用
莱芜铁矿
接触交代
渗滤
"三位一体"成矿模式
山东省
山东莱芜矿山矿田铁矿产出构造类型、矿体型式及大-大中型矿床赋存规律
矿山矿田
接触交代-热液型铁矿
矿床构造类型
矿体型式
大-大中型矿床赋存规律
山东省
山东莱芜张家洼铁矿平炉富矿和伴生的铜、钴组分研究
张家洼铁矿
平炉富矿
铜钴资源
矿源层
热液改造叠加
活化迁移
山东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山东莱芜接触交代-热液铁矿矿体形态研究
来源期刊 山东国土资源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铁矿 接触交代型 矿体特征 形态分类 山东莱芜
年,卷(期) 2010,(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8
页数 分类号 P611|P618.31
字数 646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6979.2010.11.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贾东亮 5 42 4.0 5.0
2 宗信德 4 31 2.0 4.0
3 刘超 1 17 1.0 1.0
4 尹承亮 1 17 1.0 1.0
5 刘纪涛 1 17 1.0 1.0
6 王建 3 30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103)
二级引证文献  (94)
197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2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9(3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20(2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铁矿
接触交代型
矿体特征
形态分类
山东莱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国土资源
月刊
1672-6979
37-1411/P
大16开
山东济南市历山路52号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2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49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