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为探讨茶园生态系中植物气味对茶尺蠖成虫行为的影响,遂以茶园群落中7种常见植物新鲜嫩梢为味源,设1.5、5.0、7.5、10.0、15.0、20.0 g和30.0 g剂量,洁净空气为CK1,用Y型嗅觉仪对茶尺蠖成虫进行的剂量反应结果为:①剂量为1.5 g时寄主薄荷诱得的成虫数与CK1的差异显著;随着剂量增加,其诱得成虫数呈抛物线式递减;剂量为30.0 g时其诱得成虫数显著小于CK1.②随着剂量的加大,寄主迷迭香、茶叶和吸毒草诱得成虫数呈抛物线式递增,剂量分别为7.5、10.0 g和15.0g、以及10.0 g时,3种寄主分别与CK1引诱成虫数的差异显著;当剂量再加大,3种寄主皆表现驱避效应,当剂量为30.0 g时迷迭香诱得成虫数显著小于CK1.③当剂量为1.5 g时,寄主万寿菊呈微弱引诱效应,当剂量再增加时则呈微弱驱避效应且驱避效应增强,当剂量为30.0 g时其诱得成虫数显著小于CK1.④当剂量为5.0 g时,寄主碰碰香无引诱或驱避效应;剂量为7.5 g时,碰碰香呈微弱引诱效应;当剂量再增加时则呈微弱驱避效应.⑤当剂量为5.0、7.5、10.0 g,非寄主薰衣草未呈现引诱或驱避;当剂量再增加时则呈驱避效应;当剂量为30.0 g时其诱得成虫数显著小于CK1.再以正己烷为溶剂,取新鲜薄荷、万寿菊、茶叶嫩梢榨汁,汁液浸泡橡皮头24 h以汲取气味,制成诱芯,气味以当量计算,即1.5 g薄荷/诱芯、0.75 g薄荷/诱芯、1.5 g万寿菊/诱芯、1.5 g茶叶/诱芯;以正己烷浸泡橡皮头24 h作为CK2.诱芯附于土黄色粘板组成诱捕器,连续7d诱捕第5代成虫,每日更换色板,均有较强诱捕效应;从1.5 g薄荷/诱芯、CK2、1.5 g万寿菊/诱芯、0.75 g薄荷/诱芯至1.5 g茶叶/诱芯,诱效显著增加;1.5 g薄荷/诱芯的诱效显著弱于CK2.在第5代茶尺蠖幼虫期,取1/6hm2茶园各3个作为诱捕小区,同样大小的3块茶园作为CK3,查虫口基数.第5代发蛾盛期,在每诱捕小区均匀放置5种诱捕器各7只,连续诱捕7日,每日更换色板,第6代幼虫虫口校正下降率30%.由试验结果认为:植物气味有效调节茶尺蠖成虫行为,薄荷诱效稍强于茶叶,熏衣草有驱避效应.
推荐文章
灰茶尺蠖对三种非寄主植物精油的触角电位和行为反应
灰茶尺蠖
非寄主精油
EAG反应
行为反应
“推-拉”策略
寄主与非寄主植物的气味对草履蚧行为的影响
草履蚧
趋性反应
驱避
引诱
蜜露排泄量
7种非寄主植物挥发物对桃小食心虫繁殖与发育的影响
桃小食心虫
植物挥发物
繁殖
发育
不同寄主植物对马铃薯甲虫的引诱作用
马铃薯甲虫
寄主选择性
取食量
天仙子
龄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7种寄主和非寄主植物气味对茶尺蠖成虫行为的调控效应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茶尺蠖成虫 寄主植物 非寄主植物 引诱 驱避 植物气味
年,卷(期) 2010,(1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93-5000
页数 分类号 Q9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韩宝瑜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65 386 12.0 16.0
5 刘守安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4 52 3.0 4.0
6 江丽容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1 3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0)
共引文献  (189)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273)
二级引证文献  (16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5(2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6(3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7(2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8(3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4)
2019(39)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20(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茶尺蠖成虫
寄主植物
非寄主植物
引诱
驱避
植物气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