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1986年7月的Landsat TM和2001年7月的Landsat ETM遥感影像及1∶50000 DEM数据,利用ArcView GIS 3.3和Fragstats 3.3软件对祁连山西端疏勒河上游山区不同海拔高程带的景观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整体景观上,疏勒河上游山区以草地为基质,灌丛与其他景观类型作为斑块镶嵌其中,结构组成单一,形状规则,斑块分布集中;在景观要素水平上,低覆盖度草地所占面积最大,其次是裸岩石砾地,所有植被约占52%,高覆盖度草地仅占5%,居民点少且分散;15年里,草地退化严重,灌丛、高覆盖度草地、低覆盖度草地和沼泽地面积减少,裸地、河滩地、中覆盖度草地和农田面积增加;草地在3800~4000 m的海拔高程带内退化最为严重,而这一高程带正是该区多年冻土分布的下限,因气候变暖而导致的冻土活动层增厚与土壤含水量的降低是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
推荐文章
基于InVEST模型的疏勒河上游产水量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疏勒河
InVEST模型
产水量
时空变化
影响因素
疏勒河上游径流年内分配变化规律分析
月径流
年内变化
疏勒河上游
疏勒河上游土壤磷和钾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疏勒河流域
土壤磷素
土壤钾素
土壤类型
疏勒河上游流域地面坡谱特征
疏勒河上游流域
坡谱
坡度变率
坡向变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疏勒河上游山区不同海拔梯度的景观格局变化
来源期刊 生态学杂志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景观变化 草地 高程带 山区 冻土
年,卷(期) 2010,(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20-1426
页数 分类号 Q14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杰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旱区水文与水土资源实验室 94 992 20.0 27.0
2 王增如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旱区水文与水土资源实验室 13 181 8.0 13.0
3 杨国靖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旱区水文与水土资源实验室 35 981 16.0 31.0
4 谢霞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旱区水文与水土资源实验室 2 4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3)
共引文献  (724)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0)
同被引文献  (209)
二级引证文献  (147)
194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0(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4(21)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5(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6(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7(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11)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15)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5(1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2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7(3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8(3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19(3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景观变化
草地
高程带
山区
冻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杂志
月刊
1000-4890
21-1148/Q
大16开
沈阳市文化路72号
8-161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755
总下载数(次)
30
总被引数(次)
1617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