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气溶胶是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的重要影响因素.人们发现卫星遥感为大面积获取气溶胶光学厚度提供了手段,同时卫早遥感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弥补了地面观测空间覆盖不足的缺陷.文章首先介绍了使用暗像元法反演气溶胶光学厚度的算法和计算流程,利用传统的暗像元法和改进的暗像元法(即V5.2算法)反演江浙皖地区(29~33°N;11~120°E)气溶胶光学厚度的空间分布,并对两种算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暗像元法基本可以反映出该区域气溶胶光学厚度的空间分布特点,尤其是在浓密植被区卫星反演得到的结果与(AERONET)太阳光度计的观测值基本相近.但是在城市地区,该算法得到的结果与观测值存在一定的偏差,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推荐文章
基于MODIS和太阳光度计对台湾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分析研究
太阳光度计
MODIS
AERONET
气溶胶
光学厚度
气溶胶光学厚度遥感反演查找表的快速构建
遥感反演
6S辐射传输模型
异构GPU集群
查找表
调度机制
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时空变化
大气校正
时空变化
气溶胶光学厚度
稀疏植被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
稀疏植被地区
地表反射率
气溶胶光学厚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MODIS数据反演江浙皖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
来源期刊 环境科学与技术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气溶胶光学厚度 MODIS 暗像元法 卫星遥感
年,卷(期) 2010,(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7-171,195
页数 分类号 X87
字数 47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6504.2010.08.03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振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8 1106 18.0 25.0
5 高扬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 13 50 2.0 7.0
6 孙林 64 689 14.0 24.0
7 胡方超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7 129 7.0 11.0
11 任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3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48)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1)
同被引文献  (82)
二级引证文献  (8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1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2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8(2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9(1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2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气溶胶光学厚度
MODIS
暗像元法
卫星遥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科学与技术
月刊
1003-6504
42-1245/X
大16开
武汉武昌珞珈山八一路338号
38-86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416
总下载数(次)
29
总被引数(次)
1057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