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受到注采井网和压裂工艺双重限制,单纯增加缝长来提高超低渗透油藏产量效果已不明显,为此提出了定向射孔多缝压裂技术思路,通过定向射孔诱导定向起裂,迫使初始裂缝转向,最终形成相互独立的多缝,进一步提高油层横向动用程度,扩大泄油面积.通过物模研究.认识到射孔方位和水平应力差是影响多缝形成的关键因素,在此认识上,优化了压裂工艺.华庆地区现场试验2 口井,通过净压力拟合和微地震裂缝监测等手段分析,初步证实层内形成了独立多缝.投产初期,试验井相比邻井井均日增油0.91 t(增幅约26%),实践证明通过多缝压裂提高泄油面积可以达到增产的目的.
推荐文章
低渗透油藏缝内转向压裂技术研究与试验
低渗透油田
缝内转向
压裂
暂堵剂
页岩气储层缝网压裂理论与技术研究新进展
中国
页岩气
储集层
缝网压裂
可压性
缝网扩展
改造体积
压裂液
研究进展
压裂返排液回用处理新技术试验研究
压裂返排液
IDAF气浮
回用
含油量
悬浮物
配胶
大规模缝内转向压裂技术研究与试验
大规模压裂
转向压裂
复杂岩性
现场试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多缝压裂新技术研究与试验
来源期刊 石油钻采工艺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超低渗透油藏 定向射孔 裂缝转向 多裂缝 泄油面积
年,卷(期) 2010,(2)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开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74
页数 分类号 TE357.1
字数 281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7393.2010.02.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振峰 长庆油田公司油气工艺研究院 10 244 7.0 10.0
2 赵文 长庆油田公司油气工艺研究院 13 174 8.0 13.0
3 李宪文 长庆油田公司油气工艺研究院 14 201 9.0 14.0
4 唐梅荣 长庆油田公司油气工艺研究院 15 155 6.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2)
同被引文献  (154)
二级引证文献  (245)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34)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15(50)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41)
2016(3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17(4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0)
2018(4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7)
2019(3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20(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超低渗透油藏
定向射孔
裂缝转向
多裂缝
泄油面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钻采工艺
双月刊
1000-7393
13-1072/TE
大16开
河北省任丘市华北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8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60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