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股沟区多层螺旋CT解剖及其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30名正常人腹股沟区多层螺旋CT解剖和52例腹股沟区病变的CT表现,重点分析腹股沟区各关键解剖结构与腹股沟区病变的关系.结果 CT能较好地显示腹股沟管、腹股沟韧带、腹壁下动脉、精索或子宫圆韧带.显示率达100%,尤其是冠状位重组能直观地湿示腹股沟管的整体结构.CT斜冠状位重组更有利于认识股三角区.分析疝囊与腹股沟管、腹壁下动脉、耻骨结节及股静脉的关系有利于对腹股沟区疝的诊断.隐睾及精索病变位于腹股沟管内,腹膜后淋巴瘤、脓肿或结核、血肿以及髋关节病变多累及股三角区,转移淋巴结多位于腹股沟管和股血管周围.结论 多层螺旋CT能较好地显示腹股沟区的各种关键解剖结构,识别这些关键解剖有利于对腹股沟区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推荐文章
翼腭窝区的多层螺旋CT解剖学研究
翼腭窝区
多层螺旋CT
多平面重建
多层螺旋CT检测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的临床意义
冠状动脉疾病
非钙化斑块
CT血管造影
危险因素
冠心病患者多层螺旋CT测量对心周脂肪的临床意义
冠心病
多层螺旋 CT
心周脂肪组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腹股沟区多层螺旋CT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期刊 临床放射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腹股沟疝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解剖
年,卷(期) 2010,(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1-1215
页数 分类号 R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培军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 167 1180 16.0 25.0
2 席芊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 31 138 6.0 10.0
3 赵小虎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 54 476 13.0 18.0
4 唐俊军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 33 118 6.0 8.0
5 郑少强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 30 183 7.0 11.0
6 高晓龙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 17 67 5.0 7.0
7 邵志红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 21 113 6.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542)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31)
二级引证文献  (28)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腹股沟疝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解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放射学杂志
月刊
1001-9324
42-1187/R
大16开
湖北省黄石杭州路23-22号
38-57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720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647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