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漏斗技术"置入胸椎椎弓根螺钉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5年8月至2008年3月至少有1枚螺钉置于T1是T10之间的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7例,女14例,年龄17~56岁,平均38.5岁;1例失访,1例在随访前因非相关性原因死亡.根据术后薄层CT扫描评估置钉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以及各种并发症.结果: 39例均获随访,时间18~30个月,平均23.2个月,未见血管、神经和内脏损伤等并发症.共置入胸椎椎弓根螺钉208枚,置钉准确性T1-T4低于T5-T8(P=0.80),T5-T8低于T9-T10(P=0.07),T1-T4低于T9-T10(P=0.06).27枚螺钉(13.0%)发生错置,其中,14枚(6.7%)穿破椎弓根外侧皮质,7枚(3.4%)穿破内侧皮质,5枚(2.4%)穿破椎弓根上壁,1枚(0.5%)穿出椎体侧方,未见椎弓根下壁和前壁穿破,4枚螺钉(1.9%)为危险性穿破.结论: 漏斗技术是一种简单、安全、准确和经济的椎弓根螺钉置入方法,通过该技术使年轻医师迅速安全、准确置入胸椎弓根螺钉成为可能.
推荐文章
胸椎横突基底作为椎弓根螺钉置入点的临床应用分析
胸椎
骨折固定术
骨科手术方法
解剖
胸椎椎弓根外内固定技术的临床应用
胸椎
椎弓根外
内固定
生物力学
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在胸椎骨折微创椎弓根螺钉置入中的应用
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
胸椎骨折
微创
椎弓根螺钉
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CT评价:基于SCI数据库的文献分析★
胸椎
椎弓根
螺钉
CT
并发症
颈动脉
椎动脉
食管
气管
脊柱侧凸
穿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漏斗技术在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中的临床应用
来源期刊 中国骨伤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胸椎 内固定器 外科手术 骨折 肿瘤
年,卷(期) 2010,(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1-914
页数 分类号 R6
字数 356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0034.2010.12.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力成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骨科 29 180 7.0 12.0
2 杨国敬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骨科 45 239 9.0 12.0
3 汤呈宣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骨科 16 109 6.0 10.0
4 刘良乐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骨科 12 83 6.0 9.0
5 谢秉局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骨科 9 37 4.0 5.0
6 戴鸣海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骨科 6 48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26)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胸椎
内固定器
外科手术
骨折
肿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骨伤
月刊
1003-0034
11-2483/R
大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甲16号
82-393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22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18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