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流动传热基础试验平台上进行了矩形通道干涸后最小膜沸腾传热试验.通过对各种热工水力参数的试验研究,得出结论:随着进口含汽质量分数的增加,最小膜沸腾热流密度减小,含汽质量分数增加,壁面温度降低,传热系数减小;随着质量流速的增大,最小膜沸腾热流密度增大,含汽质量分数减小,壁面温度升高,传热系数增大;随着系统压力的升高,最小膜沸腾热流密度增大,含汽质量分数增加,壁面温度升高,传热系数增大;相对于偏离泡核沸腾(DNB)后最小膜沸腾,干涸后最小膜沸腾的热流密度更大,壁面过热度较低,传热系数更大.
推荐文章
矩形通道干涸后过渡沸腾传热试验研究
矩形通道
干涸
过渡沸腾
热工水力
竖直窄矩形通道内过冷沸腾传热模型
竖直矩形通道
过冷沸腾
传热模型
CO2微细通道流动沸腾换热干涸特性
二氧化碳
微细通道
两相流
成像
干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矩形通道干涸后最小膜沸腾传热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化学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矩形通道 干涸后 最小膜沸腾 热工水力
年,卷(期) 2010,(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7
页数 分类号 TL332
字数 383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9954.2010.12.00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矩形通道
干涸后
最小膜沸腾
热工水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工程
月刊
1005-9954
61-1136/TQ
大16开
西安市高新区唐延南路7号华陆大厦《化学工程》编辑部
52-52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06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70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