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解决酶固定化过程中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将单维交联酶策略引入青霉素酰化酶的固定化中,通过在介孔泡沫硅载体(MCFs)表面初步吸附作用将酶固定,再用对本醌对酶分子进行交联,从而制得单维交联酶聚体.实验结果显示:单维交联酶聚体(CLEA)的稳定性有明显提高,最适温度从游离酶的45 ℃上升到55 ℃,催化温度的适用范围更宽,在50 ℃下热处理25 h仍保持74.4%活力,在测试操作稳定性方面,连续操作15次,其酶活保持在61.9%.
推荐文章
青霉素酰化酶:固定化及其应用
青霉素酰化酶
固定化
交联酶晶体
交联酶聚集体
青霉素酰化酶纳米凝胶的制备与性质
青霉素酰化酶
纳米凝胶
酶修饰
稳定化
青霉素酰化酶研究进展
青霉素酰化酶
基因工程
固定化
青霉素酰化酶的固定化与应用新进展
青霉素酰化酶
载体
固定化
反应介质
固定化酶的应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介孔纳米孔道中单维交联酶策略固定青霉素酰化酶
来源期刊 化学工程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青霉素酰化酶 MCFs CLEA 对苯醌
年,卷(期) 2010,(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71,75
页数 分类号 Q814.2
字数 378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9954.2010.12.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沈树宝 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188 2155 24.0 35.0
2 祝社民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05 1145 18.0 27.0
3 周成 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17 40 3.0 5.0
4 姜波 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6 14 3.0 3.0
5 绳则翠 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6 13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1)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8(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青霉素酰化酶
MCFs
CLEA
对苯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工程
月刊
1005-9954
61-1136/TQ
大16开
西安市高新区唐延南路7号华陆大厦《化学工程》编辑部
52-52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06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70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