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复杂胫骨平台伴后髁骨折采用前正中切口联合后路小切口,前正中切口联合后路微小切口两种术式治疗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0年至2008年79例共81肢复杂胫骨平台伴后髁骨折,39肢行前正中切口联合后路小切口,男21肢,女18肢;按Schatzker分类:Ⅳ型13肢,Ⅴ型15肢,Ⅵ型11肢.42肢行前正中切口联合后路微小切口,男25肢,女17肢(男24例,女16例,其中男1例和女1例为双侧复杂胫骨平台伴后髁骨折);按Schatzker分类:Ⅳ型18肢,Ⅴ型16肢,Ⅵ型8肢.术后采用Rasmussen膝关节功能和放射学评分法评估疗效,并观察良13肢,可7肢,差3肢;后路微小切口组优19肢,良11肢,可8肢,差4肢,两组比较P=0.924.按Rasmussen膝关节放射学评级标准评估:后路小切口组优16肢,良13肢,可7肢,差3肢;后路微小切口组优19肢,良11肢,可8肢,差4肢, 两组比较P=0.722.出现皮肤坏死、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小切口组10肢,微小切口组4肢, 两组比较P=0.047.结论:采用后路小切口与后路微小切口治疗胫骨平台伴后髁骨折在膝关节功能康复方面无明显差异,后路微小切口较后路小切口有更小的皮肤坏死和切口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