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早产儿和足月儿先天性梅毒的临床特点,以提高早期诊断率,早期进行干预治疗.方法 对2003年6月-2009年3月在本科住院诊断为先天性梅毒的45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5例患儿分为足月儿组和早产儿组.其中足月儿组24例,早产儿组21例.总结2组患儿的临床特点,并比较早产儿和足月儿先天性梅毒临床特征的差异.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早产儿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表现较典型.肝功能损害占90.5%,66.7%出现骨损害,52.4%出现血小板减少,38.1%有肝脾大;足月儿分别为33.3%、20.8%、12.5%和8.3%,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早产儿组皮肤损害为52.4%,与足月儿组(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予青霉素治疗,44例均治愈出院.结论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损害、肝功能损害、骨损害以及血小板减少.先天性梅毒早产儿器官组织损害较足月儿典型.青霉素治疗先天性梅毒效果理想.
推荐文章
晚期早产儿及足月儿与胎龄 <35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分析
晚期早产儿
足月儿
胎龄<35周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临床分析
早产儿与足月儿的认知语言发育纵向对比分析
早产儿
足月儿
语言发育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
语言与沟通发展量表
新生儿败血症早产儿与足月儿的病原学特点分析
新生儿败血症
足月儿
早产儿
病原菌
耐药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早产儿及足月儿先天性梅毒的临床特点
来源期刊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先天性梅毒 婴儿,早产 婴儿,足月
年,卷(期) 2010,(1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63-1064
页数 分类号 R722.1
字数 240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伟 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 8 52 4.0 7.0
2 卢伟能 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 1 1 1.0 1.0
3 张喆 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 2 16 1.0 2.0
4 梁红 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3)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先天性梅毒
婴儿,早产
婴儿,足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半月刊
2095-428X
10-1070/R
大16开
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601号新乡医学院《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辑部
36-102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163
总下载数(次)
39
总被引数(次)
10008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