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索预防住院新生儿呛奶意外的奶瓶喂奶方法.方法 144例患儿每3 h喂奶1次,改进后的喂奶方法与传统喂奶方法交替采用.连续观察记录24 h.传统喂奶方法:抱患儿呈头高45°~60°,把奶嘴插人患儿口中,保持奶头倾斜状态并始终充满奶液,患儿吸吮过急时拔出奶头,休息后再吸吮.改进的喂奶方法:患儿30°斜坡卧位,把奶头插入患儿口中,患儿出现过急吸吮时半倾斜奶头,允许患儿随奶液吞入少许空气,待患儿吸吮与呼吸相对规则后,取软布叠成垫子上置奶瓶与面颊呈90°,让患儿根据自己吸吮节奏吮奶,护士在床旁守候.结果 采用改进喂奶方法的患儿发生呛奶例数较传统方法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呕吐例数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进的喂奶方法使患儿按自己的进食能力和速度吮奶,侧重对吮奶意外诱发因素的预防,体位上更符合新生儿解剖生理特征,减少呛奶的同时不增加患儿呕吐的发生.
推荐文章
新生儿脐部暴露方法的效果观察
新生儿
脐部
暴露护理
游泳治疗新生儿毒性红斑效果观察
新生儿
毒性红斑
游泳
康惠尔透明贴预防新生儿 NCPAP 鼻塞对鼻损伤的效果观察
新生儿
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
鼻损伤
预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喂奶方法预防新生儿呛奶的效果观察
来源期刊 护理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新生儿 呛奶 喂奶
年,卷(期) 2010,(1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50
页数 分类号 R473.72
字数 232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9969.2010.18.02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58)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生儿
呛奶
喂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护理学报
半月刊
1008-9969
44-1631/R
大16开
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南方医院内
46-200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783
总下载数(次)
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