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江南造山带东段发育了一系列新元古代的花岗岩类侵入体,本文用LA-ICP-MS锆石U-Pb法对区内出露的主要岩体(包括许村岩体、歙县岩体、休宁岩体、灵山岩体、莲花山岩体、石耳山岩体)进行了定年,并分析了这些岩体代表性样品的主量和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区内的花岗岩类侵入体分属S-型和A-型两类,前者属于同造山的岩浆岩,成分主要为花岗闪长质;后者为晚造山的岩浆岩,成分为花岗质.S-型花岗闪长质岩浆是在碰撞、地壳加厚后由不成熟的变质沉积-火山岩系经减压熔融形成的.由同造山到晚造山阶段,随着地壳应力由挤压转为拉张,所形成的A-型花岗岩中有明显的新生地幔物质的加入.两类岩体的空间分布有明显的规律,且随时问具有明显的向南(大洋侧)迁移的趋势.同造山的S-型花岗闪长质侵入体均分布在皖南蛇绿混杂岩带的北侧(及缝合带内),其中空间位置最北突的许村岩体的侵位时间最早,为850±10Ma;位于皖南蛇绿混杂岩带内,具有同构造特点的歙县岩体的侵位时间为838±11Ma;同样侵位于该缝合带内,具有晚构造特点的休宁岩体的侵位时间为826±6Ma.而晚造山的A型花岗岩均分布在该缝合带的南侧,其中灵山岩体和莲花山岩体的侵位年龄分别为823±18Ma和814±26Ma,两者的侵位时间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后造山裂谷环境下形成的石耳山花岗斑岩的年龄为785±11Ma.我们认为江南造山带形成于新元古代,造山过程具有多岛弧拼贴、多缝合的特点.不同缝合带上洋盆闭合的时间存在着差异,最早闭合的可能是赣东北带(蛇绿岩套)、其次是江山-绍兴带,最后是皖南带(歙县蛇绿岩套).不同缝合带上发育的岛弧型火山岩在地球化学性质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前两者是在洋壳基础上发育起来的,而后者是在不成熟的陆壳基础上发育起来的.江南造山带形成后不久,其南侧即遭受到后造山裂谷(南华裂谷系?)作用的破坏,只是到了早古生代末期(加里东期)扬子克拉通与华夏地块之间的裂谷才最终闭会形成华南统一大陆.
推荐文章
扬子陆核古元古代A型花岗岩的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研究及其构造意义
扬子陆核
古元古代
圈椅!花岗岩
A型花岗岩
构造意义
江南造山带东段新元古代至早中生代多期造山作用特征
造山作用
沉积建造
岩浆作用
构造变形
年代学
江南造山带东段
华南新元古代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新元古代花岗岩
地球化学特征
构造背景
华南
扬子板块西缘早元古代俯冲体系的地球化学证据——有关变基性岩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扬子板块西缘
早元古代
哀牢山群(AG)
底巴都组(DF)
大红山群(DG)
俯冲体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江南造山带东段新元古代花岗岩组合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对扬子与华夏地块拼合时间与过程的约束
来源期刊 岩石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锆石定年 新元古代 S型花岗岩 A型花岗岩 江南造山带 扬子克拉通
年,卷(期) 2010,(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15-3244
页数 分类号 P597.3
字数 2771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薛怀民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68 1802 26.0 40.0
2 马芳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29 779 17.0 27.0
3 宋永勤 3 199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74)
共引文献  (624)
参考文献  (8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2)
同被引文献  (934)
二级引证文献  (791)
193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8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4(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8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89(2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1(3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30)
1992(2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2)
1993(25)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94(2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95(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0)
1996(4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9)
1997(3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8)
1998(28)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22)
1999(50)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45)
20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2(43)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37)
2003(5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8)
2004(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5(27)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6(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7(3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8(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9(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30)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3(48)
  • 引证文献(16)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14(61)
  • 引证文献(14)
  • 二级引证文献(47)
2015(93)
  • 引证文献(15)
  • 二级引证文献(78)
2016(155)
  • 引证文献(22)
  • 二级引证文献(133)
2017(140)
  • 引证文献(29)
  • 二级引证文献(111)
2018(149)
  • 引证文献(21)
  • 二级引证文献(128)
2019(188)
  • 引证文献(18)
  • 二级引证文献(170)
2020(7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锆石定年
新元古代
S型花岗岩
A型花岗岩
江南造山带
扬子克拉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石学报
月刊
1000-0569
11-1922/P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8-3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8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495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