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河槽是黄河下游排洪输沙的主要通道,而1986年后河槽严重淤积使下游致灾洪水量级大幅降低.基于:1965年-2007年实测资料和河流泥沙动力学理论,现对高村以下河段河槽淤积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其河槽淤积几乎全部发生在非汛期;引黄灌溉和高含沙洪水分别是非汛期和汛期河槽淤积的主要原因,20世纪90年代后期断流加剧则使高村-艾山段淤积比例明显增大,因此,为实现减淤,一要严格控制平水期花园口流量不超过700~900 m3/s、杜绝断流,二要保障汛期大流量洪水,三要合理调控高含沙洪水.黄河孙口以上河段"上陡下缓",若遭遇"孙口以上各河段水面宽相差不大",必然出现"上冲下淤"现象;以往该情景主要发生在平水期,但因小浪底水库持续清水刷深河槽,目前此现象甚至发生在流量3 500~4 000 m3/s的洪水期,因此建议小浪底水库以"维持下游河槽微冲微淤"为原则尽早提高其排沙比.
推荐文章
黄河小浪底以下河段春灌期水质状况分析
春灌期
水质状况
统计分析
黄河下游
黄河干流小浪底以下河段纳污状况调查分析
纳污
调查
监测
水污染
黄河
黄河高村-孙口段近年平滩流量偏小成因分析
河槽冲淤
断流
平滩流量
高村-孙口河段
黄河下游
黄河下游排洪河槽宽度分析
过洪能力
防洪标准
排洪河槽宽度
黄河下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河高村以下河段河槽淤积成因分析
来源期刊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黄河 河槽 淤积 引黄灌溉 影响
年,卷(期) 2010,(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35
页数 分类号 TV143
字数 555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SP.J.1201.2010.0503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晓燕 51 545 13.0 21.0
2 曲少军 32 117 7.0 8.0
3 张原锋 54 510 12.0 20.0
4 李小平 25 138 6.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河
河槽
淤积
引黄灌溉
影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双月刊
1672-1683
13-1334/TV
石家庄市泰华街310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08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36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