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自行开发的煤矿乏风热逆流氧化试验装置,采用多孔介质均质模型,建立了煤矿乏风蓄热逆流氧化的控制方程组和化学反应方程,模拟研究了氧化床运行参数、蜂窝陶瓷的结构参数和物性参数对氧化床的流动阻力和出口温度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在气流方向切换瞬间,氧化床的压强损失瞬时增大,经过1~2 s后趋于稳定;随着进入氧化床的乏风气体表观速度的增加,压强损失和出口温度都增加;乏风甲烷浓度对压强损失影响较小;提高蜂窝陶瓷的孔隙率,可以有效降低阻力损失,但是蓄热能力明显下降;提高比热容,有利于氧化装置稳定运行;随着当量直径的增加,压强损失显著降低.
推荐文章
煤矿乏风瓦斯热逆流氧化床的阻力特性研究
煤矿
乏风瓦斯
热逆流
氧化床
数值模拟
阻力
压强梯度
影响因素
煤矿乏风瓦斯热逆流氧化床的阻力特性研究
煤矿
乏风瓦斯
热逆流
氧化床
数值模拟
阻力
压强梯度
影响因素
30kW乏风瓦斯催化氧化发电试验装置性能研究
乏风瓦斯
催化氧化
发电
透平转速
回热器
催化氧化燃烧室
阻力损失
钙质泥岩粉尘对混烧体系中乏风瓦斯的氧化影响研究
钙质泥岩粉尘
乏风瓦斯
混烧
金属氧化物
瓦斯氧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乏风瓦斯蓄热氧化床阻力特性的数值模拟
来源期刊 煤炭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煤矿乏风 热逆流氧化装置 压强损失 计算流体力学
年,卷(期) 2010,(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46-950
页数 5页 分类号 X5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永启 89 469 10.0 16.0
2 刘瑞祥 50 173 7.0 10.0
3 郑斌 58 183 7.0 10.0
4 高振强 41 206 7.0 12.0
5 张振兴 2 22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66)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煤矿乏风
热逆流氧化装置
压强损失
计算流体力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煤炭学报
月刊
0253-9993
11-2190/TD
大16开
北京和平里青年沟东路5号煤科院内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72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170562
相关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Shandong Province
官方网址:http://kyc.wfu.edu.cn/second/wnfw/shandongshengzirankexuejijin.htm
项目类型:重点项目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