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总结腹腔镜下治疗小儿难复性肠套叠的经验.方法 2003年1月~2009年11月,对82例空气或钡剂灌肠无法成功复位的肠套叠行腹腔镜下肠套叠复位.腹腔镜直视下寻找套叠肠管部位,判断肠套叠类型及严重程度.先行腹腔镜下肠套叠复位术,如发现复位困难,挤压牵拉肠管有穿孔危险,单纯复位时间长(超过20分钟仍无法顺利复位),即行腹腔镜辅助下空气灌肠肠套叠复位术.结果 2例中转开放手术,其中1例腹腔镜下发现肠坏死、穿孔,1例腹腔镜下发现回回结肠型肠套叠并发美克氏憩室;其余80均腹腔镜下复位,包括1例开腹术后6个月复发者.82例手术时间30~40 min.术后1~2天恢复排气排便.术后住院4~7 d,无严重并发症发生.74例术后随访6个月~2年,其中9例因腹痛、呕吐再次住院1次,复查气钡灌肠排除肠套叠,经对症支持处理治愈出院,余65例未发现肠套叠复发、伤口感染、反复腹痛、肠管迟发性穿孔及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下肠套叠复位术结合空气灌肠,可复位绝大多数难复性肠套叠,安全可靠,同时具有腹腔镜手术的微创优点.
推荐文章
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82例
腹腔镜检查
治疗
肠套叠
儿童
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45例临床体会
腹腔镜术
肠套叠
儿童
病例报告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腹腔镜下治疗小儿难复性肠套叠
来源期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肠套叠 腹腔镜
年,卷(期) 2010,(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39-740
页数 分类号 R726.1
字数 267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6604.2010.08.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江谊 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小儿外科 25 126 7.0 9.0
2 马少锋 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小儿外科 18 73 6.0 8.0
3 曹志清 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小儿外科 8 55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51)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49)
二级引证文献  (5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9(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肠套叠
腹腔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月刊
1009-6604
11-4526/R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
2-742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608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733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