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的病因、病理机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对RPLS的认识,减少漏诊和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RPL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的原发病为:妊高征子痫或子痫前期6例,嗜铬细胞瘤1例,IgA肾病1例,慢性肾炎伴肾功能不全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3例.吸食"K粉"1例.发病时血压多升高,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癫痫发作、视觉障碍、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神经影像学典型改变是大脑后部、皮质下为主的、双侧对称性、斑片状的血管源性水肿.一般预后较好,死亡1例.结论 RPLS的病因、发病机制并不相同,早诊断、旱治疗很重要,控制血压和终止癫痫发作是治疗的关键.
推荐文章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21例临床分析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临床特点
影像学特点
33例可逆性大脑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影像学特征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影像学
临床表现
1例妊娠合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妊娠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护理
肾病综合征致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一例
肾病综合征
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病例报告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13例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校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高血压 癫痫
年,卷(期) 2010,(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58-761
页数 分类号 R74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蔡若蔚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56 280 8.0 14.0
2 崔才三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内科 24 221 5.0 14.0
3 欧阳婉炯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2 3 1.0 1.0
4 蔡少荣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1 1 1.0 1.0
5 王鸿儒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内科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1)
197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高血压
癫痫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校医
月刊
1001-7062
32-1199/R
大16开
江苏省徐州市淮海东路169号
28-163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254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73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