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认为巴楚断隆地区在加里东早期和海西晚期曾遭受过两次强烈的拉张作用,从而引发了大规模火山喷发,表现为裂谷型拉张环境.从加里东晚期到海西晚期以及从中、新生代到现今以来,该区发生明显反转,大面积缺失中生代沉积.新生代构造表现为以挤压和走滑作用为主,形成了许多复杂多样的逆冲断层和正花状构造.位于巴楚断隆西侧的色力布亚断裂在经历了两次拉张作用和反转后,形成了具有深层逆冲断裂和浅层逆冲推覆断裂的构造特征.
推荐文章
巴楚隆起同岗构造带特征研究
构造样式
巴楚
同岗构造
塔里木盆地
巴楚隆起古董山断裂演化与油气的关系
巴楚隆起
古董山断裂
断裂演化
油气关系
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断裂差异活动特征及成因演化
断裂构造
差异活动
断裂演化
巴楚隆起
塔里木盆地
结雅-布列亚盆地的地球动力演化及含油气前景
结雅-布列亚盆地
大地构造
地质构造
地球动力演化
含油气前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巴楚隆起色力布亚断裂演化及其油气意义
来源期刊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巴楚隆起 色力布亚断裂 拉张作用 正反转构造
年,卷(期) 2010,(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
页数 分类号 TE122
字数 283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1980.2010.06.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坤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6 230 9.0 14.0
2 赵锡奎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43 1057 16.0 31.0
6 罗廷辉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31 2.0 2.0
7 刘海涛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5 37 3.0 5.0
8 苏永辉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3 25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39)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巴楚隆起
色力布亚断裂
拉张作用
正反转构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3-1980
50-1174/N
大16开
重庆大学城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47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337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