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很多同学在写作文时,特别容易把“蛛丝马迹”写成“蛛丝蚂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呢?原来是理解时望文生义了。“蛛丝马迹”成语辞典一般解释为比喻事情留下来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写是很大的动物,经过之后的痕迹应该是很明显的,这样的“马迹”怎么能和“蛛丝”并列起来呢?应该是蚂蚁留下的痕迹才能和“蛛丝”相对应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蛛丝马迹”非“蚂迹”
来源期刊 天天爱学习(五年级)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望文生义 痕迹 比喻 成语
年,卷(期) 2010,(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
页数 1页 分类号 H315.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望文生义
痕迹
比喻
成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天爱学习:五年级
旬刊
1673-7695
12-1414/G4
北京市大兴区柳林路南学友园大厦《天天爱学
80-644
出版文献量(篇)
1019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