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黄河入河沙漠颗粒物在天然水(河水和海水)中对磷酸盐的吸附行为,用改进的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①改进的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更适用于描述黄河入河沙漠颗粒物对磷酸盐的吸附特征,其物理意义更明确,得到的拟合参数更合理;②颗粒物对磷的最大吸附容量Qmax变化范围为41.322~357.143mg·kg-1,其中居延海颗粒物Y2的Qmax最大.Qmax与颗粒物(Y1~Y5)的有机质有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③除巴丹吉林沙漠颗粒物Y1外,颗粒物的临界磷平衡浓度EPC0值均大干其相应水体的磷浓度.Y1在黄河水中吸附磷的EPC0小于相应水体的磷浓度0.010<0.053 mg·L-1,而在渤海海水中却大于相应水体的磷浓度0.109>0.074 mg·L-1,表明Y1吸附了黄河水中的磷,进入渤海后Y1原有吸附可交换态磷NAP转移到海水中.其它颗粒物与相应水体进行磷交换的过程中存在着解吸磷的现象,具有向相应水体释放磷的能力;④黄河入河沙漠颗粒物对磷酸盐的吸附等温线是过溶液浓度轴0.00的交叉型等温线,这种新型交叉型吸附-解吸模型较好地解释了其吸附特征和天然粒子的双重性作用.
推荐文章
黄河上中游水体沉积物对磷酸盐的吸附/释放行为
黄河
沉积物
磷酸盐
吸附
释放
颗粒物对乐果的吸附特征
乐果
吸附
颗粒物
粉煤灰砖块对磷酸盐的吸附特性
粉煤灰砖块
磷酸盐
吸附等温式
吸附动力学
颗粒物对乐果的吸附特征
乐果
吸附
颗粒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河入河沙漠颗粒物对磷酸盐的吸附特征
来源期刊 环境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黄河 沙漠颗粒物 吸附 EPC0
年,卷(期) 2010,(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90-1896
页数 分类号 X14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博书 内蒙古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74 715 13.0 25.0
2 吕卫华 内蒙古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10 26 3.0 4.0
3 杨宏伟 内蒙古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48 568 11.0 23.0
4 斯琴高娃 内蒙古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21 146 8.0 12.0
5 牧仁 内蒙古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9 23 2.0 4.0
6 邰朝鲁门 内蒙古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1 1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8)
共引文献  (319)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70)
二级引证文献  (31)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3(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5(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6(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河
沙漠颗粒物
吸附
EPC0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科学
月刊
0250-3301
11-1895/X
16开
海淀区双清路18号(北京市2871信箱)
2-821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846
总下载数(次)
54
总被引数(次)
23188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