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以新疆近年来引进种植的优质牧草苏丹草作为诱集植物,探讨不同播种方式对亚洲玉米螟的诱集效应,为玉米螟治理的生态调控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在玉米田以不同播种期、不同密度播种苏丹草诱集带和玉米-苏丹草同行混作以及不同品种的玉米田种植苏丹草诱集带等方式对玉米田的亚洲玉米螟发生、为害情况进行比较,明确苏丹草诱集带对玉米螟的生态调控作用.[结果]5月2日、5月27日和6月14日三个不同播种期的苏丹草诱集带对降低玉米田亚洲玉米螟为害率都有显著作用,效果达14.29%~100%;以不同密度播种的苏丹草诱集带和苏丹草-玉米按不同比例同行混作对亚洲玉米螟的诱集效果不显著;玉米螟为害甜玉米美糯2号的程度显著高于普通饲料玉米SC704.[结论]尽管美糯2号甜玉米田的苏丹草诱集带对玉米螟的诱集率较SC704普通饲料玉米田显著高9.4%,但苏丹草的诱集作用对减轻玉米受害程度在玉米品种间并无显著差异.
推荐文章
蕉藕与几个玉米品种对亚洲玉米螟产卵的诱集作用
蕉藕
玉米
亚洲玉米螟
产卵
诱集作用
不同性诱剂对亚洲玉米螟的引诱效果及田间应用初探
性诱剂
亚洲玉米螟
诱捕器
引诱活性
春玉米不同栽培方式对亚洲玉米螟的影响
春玉米
棉花
不同栽培方式
亚洲玉米螟
性诱法与测报灯诱集二代玉米螟成虫数量消长的对比研究
性诱法
测报灯
二代玉米螟成虫
数量消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苏丹草诱集带对玉米田亚洲玉米螟的诱集效应
来源期刊 新疆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苏丹草 玉米 诱集带 亚洲玉米螟
年,卷(期) 2010,(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17-2022
页数 分类号 S435.132
字数 367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德英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106 924 17.0 25.0
2 王登元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71 596 13.0 19.0
3 吴赵平 6 25 2.0 5.0
4 努尔比亚·托木尔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2 20 2.0 2.0
5 马玉英 1 11 1.0 1.0
6 亚森江·图尔迪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1 1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7)
共引文献  (275)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43)
二级引证文献  (45)
195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6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87(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8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8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1(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5(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2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9(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苏丹草
玉米
诱集带
亚洲玉米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疆农业科学
月刊
1001-4330
65-1097/S
大16开
新疆乌鲁木齐市南昌路403号
58-18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86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41809
论文1v1指导